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北路二支路8号俊豪名居大厦16-6
邮编:400020
电话:023-89181055 023-89181077
传真:86-23-67959465
网址:www.sbdlawyer.com
Emial:sbdlawyer@126.com
去年以来,重庆市先后有8名厅级干部因收受巨额贿赂、为房地产开发商谋利而落马,有的已被判刑,有的陆续站上法庭被告席。在权力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一些干部不是执政为民,而是为房地产“老板”执政。
发生在重庆市的这一系列“窝案”,暴露出了房地产业“行业性腐败”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权钱交易贯穿于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征地拆迁、土地出让、缴纳土地出让金、调整用地性质、规划审批、项目选址、调整容积率、产权登记等环节都充斥着官商勾结,房地产的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就有多长;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商行贿的普遍性让人吃惊,重庆市一些“房地产50强企业”也卷入其中,送钱、送物、送女人几乎成了房地产业的行规。
一些城市的房价为何高得让人望楼兴叹?因为开发商的利润畸高、盖房子的成本畸高。这个成本,除了用工、买地、买建材等正常成本支出,还包括“腐败成本”支出。“腐败成本”是一笔糊涂账,也是一个无底洞,此前有业内人士爆料称,房地产开发商的“灰色开销”占其成本总支出的约40%!所谓“爆料”本不足信,可面对重庆市的这一系列“窝案”,我们不得不信。
谁在为房地产业的“腐败成本”埋单?购房者。羊毛最终出在羊身上,而购房者就是一只只可怜的绵羊。“腐败成本”越高房价越高,多一个贪官就会多一个家庭买不起房。
一个利欲熏心、腐败成灾、黑幕重重的行业,产生泡沫是必然的,走向危机也是必然的。从一定意义上讲,眼下房地产业陷入萧条,人们捂紧钱包持币观望,既是对房地产泡沫的无声反击,也是对房地产腐败的无声控诉——我不买房,不仅因为房价太高,而且因为房价高得不明不白。
地方政府出手救楼市,中央政府着手救楼市,尽管初衷未必一致,政策不尽相同,但在“支持居民购房”这一点上没有分别。政府救楼市,并不支持高房价,只有开发商降价自救,才能拯救房地产市场于将倾——这是人们达成的一个共识。另一个共识则是,泡沫破裂、危机四伏,正是我国房地产业浴火重生、走向健康发展的一个机遇。如何健康发展包括很多命题,但清除腐败无疑是一个首要的命题。腐败不除,“腐败成本”难消,房价便不可能回归理性;腐败不除,违法操作难止,房地产业便不可能真正市场化;腐败不除,危机难解,房地产业便不可能让人们充满信心……
腐败就像房地产业的一颗毒瘤,不铲除这颗毒瘤,我国的房地产业便不可能真正“康复”,而只会在危机中第一个倒下。从这个角度看,政府救楼市需先反腐败,反腐败应是救楼市的题中应有之义。政府救市的政策措施,不应仅仅仅局限在施惠于房地产业、让利于购房者,而应当首先拿腐败开刀,斩断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剔除“腐败成本”,让房价自然而降——这样的措施,远比税费减免更能提振公众信心,也更有利于我国房地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