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局者/CLOUMN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北路二支路8号俊豪名居大厦16-6

邮编:400020

电话:023-89181055 023-89181077

传真:86-23-67959465

网址:www.sbdlawyer.com

Emial:sbdlawyer@126.com

败局者

首页 / 败局者
从黄松有因涉嫌4亿贪污案被免职说起
发布时间:2008-10-30

 

黄松有,何许人也?堂堂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那可是居庙堂之高、受众人敬仰的护法高官,竟然也因涉嫌4亿元贪污案而被免职,实在令人震惊,更令人痛心!

  全国人大常委会28日经表决,免去黄松有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职务。据北京消息透露,黄松有被怀疑涉及其潮汕同乡、广东省高级法院原执行局局长杨贤才的贪污舞弊案,涉案金额高达4亿元人民币

  

黄松有10月中旬在法院上班期间被带走,怀疑与其同乡杨贤才的贪污舞弊案有关。杨贤才在担任广东省高院执行局局长期间,曾涉及2005年全国最大的烂尾楼之一的中诚广场执行拍卖案,北京一家公司当时以9.24亿元的价格独家购得中诚广场,转手便卖给第三方,售价高达13亿多元,中间价差为3亿多元。

  法院干警,尤其是最高院的领导者,应该是维护国家法律尊严,保卫群众生命财产的执行官、守护神,应该是最干净、最正派、最大公无私的。但是,没想到,就是在这样的神圣殿堂里,也屡屡出现一些“蛀虫”、“贪官”,甚至还大有“前腐后继”的迹象。实在令人痛心。更令人痛心的是,居然最高院副院长黄松有也与“腐败”有染。

  可以肯定地说,黄松有这样的高官,能够走到这样高的位置,之前一定经过了自己不懈的勤奋和努力,并且一定是工作成绩非常优秀、非常突出的。当然,其间也离不开党组织的大力培养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全力支持。但是,黄松有,作为最懂法律、最该遵守法律的领导者、决策者,却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干起了“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黑事”、“恶事”,辜负了党和政府的培养,辜负了养育他的人民,辜负了他的家人,也辜负了自己的不断努力,而最终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黄松有的堕落,让我们震惊和痛心的同时,更值得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警醒和反思。

  如果随便拉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问他“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笔者相信,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会脱口而出“是人民给的”。但是,可怕的是,有多少干部真正把这句话当回事,并终身恪守“权为民所用”的职责呢?就拿法院系统来说,坊间流传的“吃了原告,吃被告”、“官官相护”等俗语,深刻地道出了司法部门的一些官员在“导演”着与其身份不符的“黑幕”剧。“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只能磨推鬼”。一些普通老百姓不敢打官司,害怕打官司,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一些司法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胡作非为有关。

  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而司法部门的腐败又是最可怕的腐败。他们践踏了法律,更损害了司法公正的权威。那么腐败行为为什么一直没有离开过司法部门,并且愈演愈烈、节节攀升,存在窝案、连环案、连续案等腐败现象呢?笔者认为,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还是我们的各级监督、监管机制没有很好的形成、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而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绝不是一时所为、一念之差,它有着一个长期的“习惯养成”,权力在长期的无人监管、无人能管的环境下,必然会被异化、扭曲。因此,国家反复强调的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约束和监管,必须紧紧地抓在手上,一旦放松,就有可能导致权力犯罪和干部堕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应该说,近年来,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是有目共睹的。陈良宇、郑筱萸、段义和等一大批贪官的纷纷落马,彰显了党中央加强吏治和问责的力度,让人们增添了反腐败的信心;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党风廉政责任制、巡视制度、先免职再究责任等一系列制度体系的建立,更让人们看到了党要管党、党要治党、党要救党的决心和希望。

  黄松有等高层官员腐败案例,之所以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还警示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时刻铭记干部任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该说,贪官污吏并不是一个生下来就坏的坏人,相反的,他应该是“有本事的人”、“有能耐的人”。而决定一个人是不是好官、清官,主要是决定于一个人的品性是不是高尚,是不是大公无私,是不是能立党为公,是不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品性,都属于“德”的范畴。因此,选拔官员不仅要看其能力,还要考察其道德品质。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心莫贪,贪心必起祸。笔者奉劝那些还心存侥幸,在贪污腐败等违法犯罪边缘“徘徊”、准备“试水”的官员们,尽快收起贪腐之心,缩回拿要之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以为民之绩来回报人民。尽管黄副院长是二级大法官,对抗法律,最终被击倒的不是法律,而是法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会员注册
*用户名:
昵 称:
邮 箱:
手 机:
*密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