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巨富魏东为什么选择死亡?至今只有散落的一堆线头
发布时间:2013-05-01
在不幸降临之前,魏东几乎是投资圈里最受幸运之神眷顾的人。
1995年,与“中经开”(全称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联手以“327”国债期货一战摧垮万国证券成名;多年来,活跃在一级半市场和私募基金业;2002年,收购湖南最为悠久的百年老店“九芝堂”;2008年,完成第一家券商借壳上市。潮起潮落,同时代的资本大鳄一个接一个毁灭,但魏东及其一手创立的“涌金系”却越来越“成功”。虽然不可能知悉准确数字,但不只一位接近他的人士猜测,其名下净资产现在应超200亿元。
难得的是此人又如此低调。魏东生前从未接受媒体采访,亦未在公开场合演讲,甚至很难找到一张公开场合的照片。但乐善好施、不吝助人之名,在内部圈子里广为传播。
41岁,事业如日中天。2008年4月29日下午,当着父母、妻子的面,魏东在北京“中海紫金苑”家中突然坠楼而亡。
《财经》记者获知,根据北京警方司法鉴定,魏东在住所坠地处为水泥地面。致命伤是颅骨损伤,且面部青紫,全身多处挫伤及骨折,肝脾破裂,手腕、手指有多处表皮剥脱、擦挫伤痕。鉴定结果是:魏东死前意识清醒,跳楼坠地导致严重颅脑损伤是致命原因,排除他杀。
知情人士称,上述司法鉴定获得中央纪委牵头的中央专案组监督并认可,后者同时备份了现场照片及相关证据。
魏东虽死,仍留下众多疑团待解。
《财经》记者从多个渠道获知,魏东临终之前,上述专案组曾与他有两次谈话。
非正常死亡
4月30日下午,《财经网》首先报道了魏东死亡的消息。
记者获知这一消息是在当日早间。在核实消息时,多位与魏东关系密切的人士均震惊不信。“29日下午1点与他通话还很正常。”一位魏东的朋友说:“‘五一’我们一些人还约好去澳门。”另一位生意伙伴说。
死亡来得太突然,就发生在4月29日下午。
案发现场位于北京昆玉河北畔、紧邻紫竹院西门的“中海紫金苑”,这是一个非常幽静的高档社区。近年来魏东夫妇长住沪上,“中海紫金苑”是魏东父母之家。据现场目击者之一、昆玉河岸边一位钓鱼人告诉《财经》记者,4月29日下午4时10分左右,有人从中海紫金苑2号楼9层西边没有封闭的阳台上跳下。阳台上随后出现两个女人的身影,叫声惊惨。大约五分钟后,120救护车抵达现场,但显然已于事无补。
事后人们得知,跳楼者就是魏东。
一位接近其家人的人士获知,魏东自杀时,父母、妻子、保姆、司机都在场。穿着拖鞋的魏东突然奔向阳台,其妻陈金霞立即追上,但未来得及拉住。
4月30日上午,魏东自杀消息传开后,“涌金系”控制的两家上市公司国金证券(上海交易所代码:600109)和九芝堂(深圳交易所代码:000989)停牌。直至5月4日晚,两家公司及涌金为第二大股东的千金药业(上海交易所代码:600479)分别发布公告,证实了大股东涌金集团董事长魏东的死讯,称其由于“个人身体原因”,“意外辞世”。
5月1日,新浪网披露了由魏东家人提供的遗书。这份字迹潦草的“最后留言”中表示,由于“长期工作压力和近期外部环境压力”,“强迫症”时刻困扰,造成严重的“失眠及抑郁”,因此决心把自己和大家都“解脱”出来。
一些魏东的朋友称,知道魏东经常失眠,但不知道他罹患如此严重的强迫症。魏东的一位好友回忆:“我们两家关系那么近,也从来没听他说过有病,他不愿意和别人说这些事情。”
有人试图寻找魏东患病的蛛丝马迹:为了把筷子摆放成一个特定方向,会较半天劲;一位以“魏东云南挚友”名义在《财经网》有关报道后留言的网友称:“魏东洗手常常都很庄重,双腿并拢,洗一洗,直身,后退,又双腿并拢,两臂平举手心向下,烘干,有时候还会莫名重来一遍。”
5月6日,魏东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东厅举行,从厅前空地一直到悼念大厅内,陈设了数百个花圈。
送花圈者包括云南省省长秦光荣、湖南省副省长徐宪平、湖南省证监局局长杨晓嘉、浙江新湖(控股)集团董事长黄伟、湖南成功集团实际控制人刘虹、原“鸿仪系”的控制人鄢彩宏、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等,还有各家银行长沙支行人士、基金经理等。
魏东的母校中央财经大学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友会等也送来了花圈。魏东1991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其父魏振雄是该校会计系教授。从1997年起,魏东在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等学院设立涌金奖学金,前后捐资以千万元计,并常与获奖学生座谈。自2008年始,魏东还在中央财大设立留学生奖学金,每年五至六名,对考取海外高校深造者每人一次性捐助5万美元。
亲临追悼会的名人亦不少,有红杉中国资本创始人沈南鹏,作家余华,演员张国立、邓婕夫妇等。张国立曾是“涌金系”旗下上市公司九芝堂的广告代言人。来自投资圈的追悼者更不胜枚举。
每位吊唁者可以拿到一份精致的白色线装小册子,内有魏东生前彩照一幅、遗书及余华的悼念文章。
国金证券董事长雷波在追悼会间隙告诉到场记者,刚向证监会六个部门汇报情况,“国金证券一切正常,公司不会因为魏东的离世而受到影响。”在记者询问魏东生前是否接受有关部门的调查时,雷波斥之为“无聊”。
但是,在这场“意外死亡”、悲情葬礼的背后,亦不完全是一个疾病的故事。
涌金掌门
魏东死时还很年轻,但已成名多年。
魏东出生于1967年12月,1991年从中央财大毕业后进入中经开,后“下海”。1994年创办了北京涌金财经顾问有限公司,1995年创办了上海涌金实业有限公司。在1995年2月著名的“327国债期货案”发生时,魏东不过27岁。
尽管已离开中经开,但魏东与中经开旧同事生意与私人来往仍很密切。“327国债期货”一役,中经开凭借隶属财政部背景的信息优势,在国债保值贴补率增加到12.89%正式公布前的十几天内,在“327国债期货”上逼空万国证券、辽国发等机构,最终导致万国证券亏损达16亿元,被迫与申银证券合并,原总裁管金生锒铛入狱。
魏东此役与中经开并肩,获利甚丰。不过魏东在中经开工作时的上司、中经开期货部负责人戴学民,却于1995年底在北京五洲大酒店门口被人刺中肝部,侥幸保命,甚至没有报案,连夜离京,从此再无踪迹。中经开后来因炒作银广夏股票酿下巨亏,于2002年6月被行政撤销(详情参见《财经》2002年第6期“中经开之死”)。
也许是因为这段经历,魏东一直异常低调和警觉,生前从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避开各种曝光机会,虽身为“资本大鳄”,却“广结善源”,对身边人十分慷慨。
1999年10月,深圳高交会的拍卖会时,一位医药公司的人士对记者说:“你错过了一个重要人物,刚才魏东就坐在后面。”其口气中流露对魏东的重视之意。其时,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湖南涌金)刚刚成立,魏东就在关注医药投资项目,并且和九芝堂接触频密。
2002年1月,湖南涌金、上海钱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钱涌)、杭州五环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杭州五环)三家“涌金系”关联公司收购了长沙九芝堂集团全部股权,进而间接控股上市公司九芝堂,持有上市公司60.74%的股份,此时距九芝堂上市只有一年多。
此后几年,魏东作为自然人持有的集团公司股份增至26.93%,其与湖南涌金合并持有九芝堂集团86.43%的股份。
此桩股权转让的价格至今未公之于众。《财经》记者获悉,湖南涌金、上海钱涌、杭州五环三家公司的收购总额为9565万元左右。这让九芝堂的不少元老非常不满。一位老员工称,九芝堂是湖南最有名的药业品牌,拥有300多年的历史,但整体出售的价格不到1亿元,还包括由于改制需要买断1131名职工工龄的钱,这是明显的低估。
《财经》记者获悉,“涌金系”收购之后,因公司主营业务业绩持续下降,曾有老员工多次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2007年前后,有关部门数次赴长沙进行调查。
2003年1月,九芝堂宣布了实施10派3.3元的现金分红方案,动用2002年度95.5%的未分配利润,“涌金系”通过第一大股东九芝堂集团可分得现金3351.51万元,相当于其收购资金的三分之一。若以九芝堂目前的股价计算,九芝堂集团间接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市值已达10.82亿元。
同年,涌金开始染指金融机构,并获得更丰厚的收益。2003年收购云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2005年收购成都证券,更名为国金证券后,率先上市。2007年3月23日,在交通银行A股上市前两个月,涌金竞拍获得长沙市财政局所持有的2791万股交通银行国有法人股。
2008年4月,魏东还以自然人股东的身份,首次出现在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书中,魏东个人和涌金集团分别持浙江大华5.525%和3.45%的股份。
接近魏东的人称,近年来“涌金系”投资回报极高,魏东及其他高管的个人资产连年翻番。
国金之谜
魏东之死留下了多重悬念。关于有关部门找他谈话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中频频被提到的是“涌金系”收购国金证券并借壳上市一事,这也是迄今为止“涌金系”最为成功的案例。
据《财经》记者了解,魏东的一位得力助手在2003年底、2004年初之际便从云南转战四川,酝酿收购成都证券(国金证券前身)。成都证券当时还是一家规模不大的经纪类券商,资本金为1.28亿元,成都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下称成都国资)占48.83%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