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局者/CLOUMN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北路二支路8号俊豪名居大厦16-6

邮编:400020

电话:023-89181055 023-89181077

传真:86-23-67959465

网址:www.sbdlawyer.com

Emial:sbdlawyer@126.com

败局者

首页 / 败局者
唐山地震墙刻名收费 政府起何作用
发布时间:2017-08-01
唐山地震墙刻名收费 政府起何作用
陈一舟 作者文集


唐山“7·28”大地震已经过去30年,30年来,24万逝者的祭奠一直是遍布市区路口的一堆堆纸灰。南湖公园地震纪念墙兴建之后,市民可以在上面刻上亲人的名字,每年的清明时节和“7·28”,刻名的逝者亲人都来这里祭奠。然而,在纪念墙上刻名字是要收费的,正面每一姓名1000元,背面800元。(《民主与法制时报》7月16日)

对于唐山大地震这样一场特大公共灾难来讲,人们如今日益需要一种特定的载体来寄托哀思和表达纪念。无疑,建立一面类似于巴黎公社社员墙和耶鲁撒冷泣墙(哭墙)的“地震墙”,是社会所欢迎的。之所以引起争议,根子就在于——在公众心目中,“地震墙”是纯公益化的,不能走“商业路线”。

在潜意识里,人们都希望“地震墙”应是无偿提供的,但逐利的市场本性使愿望只能变成一种奢望。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更不可能为公众的纪念活动买单。每一种商业投资都有成本的核算和盈利的目标,不论市场中的企业是否把建立“地震墙”当作一种商机,“收费”都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早已有无数的事实证明,市场的公鸡是下不出“公益蛋”的。为唐山大地震建立“地震墙”,不管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都是一项毫无争议的公益事业,否则,就是对无数遇难者和那一段历史的亵渎。在我看来,纪念此类重大的公共灾难事件,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换言之,只有政府的投入和主导,才能保证其纯粹的公益性。

唐山大地震夺去了数十万人宝贵的生命,灾难的无情至今仍然让人们感到震撼和痛苦。政府有必要为死难者的后人乃至所有公众提供一个公益性的纪念活动场所——在纪念日里,献花、默哀、举行烛光晚会等,从而让民间自发的群众性纪念活动趋向理性和文明。退一步讲,即便政府财力有限,也可以像巴黎公社社员墙和耶鲁撒冷泣墙(哭墙)的建设那样,通过政府引导、大量接受社会捐助的途径,来保证“地震墙”的公益性。

原本该由政府出面兴建的“地震墙”,却变成了完全市场化运作,商业性自然就会取公益性而代之。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公众对于收费地震墙的质疑,其实就是对政府缺乏此类公益事业投入的不满和质问。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会员注册
*用户名:
昵 称:
邮 箱:
手 机:
*密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