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总结成风 形式主义催生“新职业”
发布时间:2019-12-01
岁末年初,正是各单位总结去年工作,部署新年计划的时段。值得玩味的是,代写年终总结的“枪手”竟大张旗鼓地在网上宣传,这些写手们“业务”骤增,千字价格在80元至200元之间,万字价格更达1000元以上,不管哪级干部,无论什么单位,各类大小总结全部“通吃”。一时间,一股总结“寻枪风”开始在互联网上愈演愈烈。
不知从何时起,帮人代笔捉刀也成了一种职业,从论文到述职报告,再到如今的年终总结,“枪手”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按照“枪手”的说法,哪怕一天只写一份总结,他们也能赚钱。那么,为何小小年终总结,成了“枪手”安身立命的救命稻草?而年终总结又非要到网上“求索”不可呢?
资料图片
年年总结,年年新“八股”
一直以来,党政机关都有这样一套工作流程--“年初有部署,年终有总结”,年终总结是为了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得失,展望和提出来年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已成为不少机关单位每年的“必修课”。
在南京某机关单位工作的赵煦告诉记者,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大大小小的汇报、总结写了一大堆,对写年终总结深知其味。小赵表示,年终总结早已异化为一种新“八股”,开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关怀和支持下,在同志们全力支持下,总结全年工作成绩如下;中间--罗列成绩,编排成一二三四、再提点不痛不痒的“美中不足”和“差距”;最后--再加上永远不过时的“格言”和口号,年终总结也就有了多年不变的固定“操作流程”。他还归纳出了这类总结的“黄金秘籍”:篇幅要够长、用好序列号,套话不可少、数据要直观。
可是,翻出往年的旧总结“依葫芦画瓢”,拿兄弟单位的总结为我所用,把同事的“作品”加以综合,以及到网上寻找灵感的方法早已不能满足现今工作总结的需要。“年年如此,年年难有新意。”赵煦无奈地说。
上海某机关单位的刘明坦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有许多工作最终都落实到了同一个基层单位。一到年底,上级部门便要开展年终检查评比,为了应付各类检查,自己在短时间内又忙不过来,那只好请“枪手”代劳了。小刘说:“现在所写的总结不但要以部门为单位,开会时人人宣读,还得众人评议,以‘优秀’‘合格’‘不合格’的标准考评。以至于网上搜来的‘段子’,几句口号已成了每篇总结标准化的导语,实在见不得人。”
“工作干得好不如说得好,年终总结,一来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在档案上为一年工作来个完美‘收尾’;二来也就是走个形式,请人帮忙‘捉刀’,花个几百块钱,博得领导欢心,赚取领导的印象分还是值得的。”上海某中央直属机构的秘书沈跃说。
资料图片
———— 相关报道 ————
◎ 如此“年终总结评比”
记者受邀去北京一家建筑企业参加他们的年终表彰会。在时长2个小时的会中,记者感到最难以忍受的,就是从总公司到分公司再到分公司的子公司的一级级领导依次到台上宣读他们的年终总结。尽管这些人所领导的部门不同,分管、主抓的工作各异,可宣读的总结却如出一辙或者大同小异:先概括说一年里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关怀下做出的成绩,然后再一件接一件地摆出取得成绩的那些具体事儿,最后来段锦上添花的评说和象征性地概括几句自身的不足,于是,总结就在掌声中结束了。这样的总结占用了会议3/4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记者已然昏昏欲睡,倾听、提问的兴趣全无…… 【全文】
◎ "年年岁岁忧相似" 人民日报痛批官场年终总结
“年年岁岁忧相似”,说明工作中还存在着薄弱环节乃至痼疾和漏洞,不可等闲视之。任何单位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和问题,开展工作的过程就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对于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如果采取认真对待的态度,下大力气及时加以解决,就能更好地推动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反之,如果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小问题也可能拖成大问题,原本容易解决的问题也可能变成难以解决的问题。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但制约工作和事业的发展,而且影响单位的形象和领导者的威信
“枪手总结”,走“模版”量产路线
有“枪手”向记者明确表示,这类年终总结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无非就是一个套路,“唱高调”的话就那么几句,挪用过来后把个人成绩详细讲透,自身问题就一笔带过。一般而言,花几分钟时间列个提纲,再从网上下载点相关内容,拼拼贴贴之下,一个小时左右,上千字的总结就可以完成。
记者通过网络聊天工具QQ联系了一个叫“XX堂”的代写网站负责人陈先生,陈先生说:“年终总结一般是每千字200元,如果要加急的话要加20%的费用,总结由专业团队操刀,保证质量,包客户满意。”
陈先生还给记者发来关于总结要求的表格,表格上详细罗列了文章题目、要求、专业、要求字数、级别、单位性质等各类分类条目,依此来“摸准”客户的要求。
陈先生半开玩笑地说:“局级干部、处级干部的工作总结他们都写了不少,因为总结都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和套路,很多东西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只要按照客户所提供的相关资料,他们都能‘依样画葫芦’,将材料搬进他们的‘方程式’,把总结‘描’出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枪手”是以兼职写作为主,一家“XX论文网”的陈老师称,这家网站雇用的写手都是研究生及专业老师等人所组成的“专业团队”,无论什么总结,都能尽善尽美。
在一家“代写网站”,记者看到,应聘的写手要求“有八年以上文字工作经验,中文本科以上学历”。一些网站还在醒目位置上给自己的招牌“枪手”打广告,名牌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博士和MBA,还有高校老师、资深媒体人员等。
“八股”总结成了基层形式主义重担
采访中,有过“枪手”代写经历的某大学研究生小朱称:“完全用不着让‘枪手’写,他们写的东西一看就是网上照搬来的,一点都不符合工作的实际情况。”
沈跃告诉记者,一般的总结在秘书的手下都是以剪贴为主,专检好的说,成绩一大堆,问题“蜻蜓点水”,这种“八股总结”,让基层苦不堪言,对年度工作起不了促进的作用。
一位网友表示,对于一个机构来说,一年里干了的事都有种种得失,不通过总结如何去体现?总结这玩意儿本身并没有错,它主要应该是拿给自己看的,这样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不是上交到某某地方或部门。
专家建议,如果总结是“给自己看”,才可能让总结真正成为“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因为是“给自己看”,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在“找准问题”上下工夫。这种总结,是“枪手”写不出来的。
某房地产公司管理者的李先生表示,“枪手”的年终总结再洋洋洒洒也难逃主管的法眼。因为领导平时不一定会对每个员工都了解,所以年终总结可以知晓员工平时工作表现,这也是对该员工的一个认识。所以他非常期待看到员工对个人一年来工作情况的真实总结,如果在这件事上弄虚作假,那么即使总结中充满了歌功颂德、恭维奉承之词,这个员工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校社会学教授指出,年终总结“枪手”代笔,比学术论文代写还可怜,除了失落了整个社会的某种诚信的维系,难道不应该拷问现有体制中的某种流弊?工作总结如果不落到实处,对工作没有推进作用,不是资源浪费,不是官僚作风又是什么呢?市场经济环境下,出现这种服务也很正常,但我们难道把板子打在不正常的买卖双方身上就了事了么?这其中的种种无奈也许更值得深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