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众型经济犯罪呈4特点 手法翻新 5类犯罪须防
发布时间:2019-12-01
涉众型经济犯罪九个典型案例
辽宁营口东华经贸(集团)公司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间,辽宁营口东华经贸(集团)有限公司以其下属企业东华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发展养殖蚂蚁为名,承诺35%—60%不等的高额回报,通过在辽宁13个市(县、区)设立的分公司和代办处,面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近30亿元人民币,除用于偿还部分本金及高额利息近22亿元外,有近8亿元被用于挥霍性投资项目、广告宣传、企业庆典、赞助、偿还个人贷款、借给个人或单位使用等。 >>详细
涉众型经济犯罪手法有六类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高峰介绍说,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众投资需求,编制各种名目,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取群众资金。不断翻新的6类手法包括:以养殖、种植、合作造林等为名目的“联营入股返利”、租养、代养、托管、代管…… >>详细
涉案金额高 涉及范围不断扩大
今年已立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75.1亿元人民币,而且涉及范围在不断扩大。
涉众型经济犯罪涉案金额巨大,辽宁营口东华经贸(集团)公司以发展养殖蚂蚁为名,非法面向公众集资,至案发时,共非法集资近30亿元。高峰介绍说,今年1月至10月,涉众型经济犯罪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1210起,涉案金额175.1亿元,占同期全部经济犯罪涉案金额的22.2%。 [详细:今年头十个月全国共立经济犯罪案件6.2万起 涉众型经济犯罪涉及范围不断扩大]
知名主持人为骗子代言
公安部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现在很多涉众型经济犯罪都有两个特点,即虚假许诺和编织光环。对危害广大群众利益的涉众型经济犯罪的16种形态作出了具体描述。 [详细:虚假许诺和编织光环成为涉众型经济犯罪两特点 公安部为涉众型经济犯罪的16种面孔画像]
手法多样 不断翻新
高峰说,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众投资需求,编制各种名目,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取群众资金,其手法多样,不断翻新:
一是以养殖、种植、合作造林等名目进行“联营入股返利”、租养、代养、托管、代管。如辽宁营口东华经贸(集团)有限公司以其下属企业东华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发展养殖蚂蚁为名,承诺35-60%不等的高额回报,通过在辽宁13个市设立的分公司和代办处,面向公众非法集资近30亿元。 [详细:公安部:涉众型经济犯罪手法有六类]
概念解释:涉众型经济犯罪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指涉及众多的受害人,特别涉及众多不特定受害群体的经济犯罪。主要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非法销售未上市公司股票等经济犯罪活动。另外,在证券犯罪、合同诈骗犯罪、假币犯罪、农村经济犯罪活动中也有类似涉众因素存在。
涉众型经济犯罪不是法律的分类概念,而是对犯罪形式分析以后提出来的犯罪的概念。
传销从未变成死灰 15起传销大案公布
发言人表示,传销从来没有变成过“死灰”,也就不存在“复燃”。传销活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初期传入我国以后,在我国一直存在,经过打击以后得到了遏制,只能说得到遏制,不能说变成“死灰”。在一定的时期,又呈现出高发的态势。
截至今年10月底,有关部门共查处传销案件3377件,取缔传销窝点24446个,清查遣散传销人员536067人次,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290起、1553人。昨天,全国整规办、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召开《禁止传销条例》、《直销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新闻发布会时,透露了上述消息。工商总局同时公布了一年来立案查处的15件传销大案。 [详细:公安部表示传销从未变成死灰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15起打击传销重大典型案件]
五类犯罪须防备 理性判断防止受骗
高峰介绍说当前五类现象须要群众提高警惕:首先要警惕不法分子以养殖、造林、返租、产权式商铺等名义,从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犯罪活动;其次要警惕不法分子以专卖、代理、加盟连锁、流动促销等作诱饵发展下线,亲朋好友是其发展下线的重要目标;第三是警惕不法分子以“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产权经纪公司”等为名,推销所谓即将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的股票;第四要警惕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从事非法境外外汇保证金交易的行为,组织介绍或参与行为均属非法;第五要警惕不法分子大肆宣传的所谓“快速致富”“高回报,零风险”,提防理财投资陷阱。
让普通的社会公众掌握很高深的经济学的知识、市场营销的知识是不现实的,但普通百姓可以做理性的判断,那就是,当有钱赚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自己赚,而留给别人? [详细:公安部表示:百姓理性就可不上经济犯罪的当]